——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
激励我市干部群众锐意进取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在南宁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春风又至,温暖在心。大家表示,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立足自身职责,牢固树立“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以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形象,全力推动南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任务,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宁篇章。
向“新”而行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青秀区作为南宁市工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始终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2024年,弗迪电池产值突破161.91亿元、宁福新能源入选‘智能工厂示范企业’,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加速完善。新兴服务业增势强劲,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20.39%,万航星空、广西计算中心等企业加速布局智慧交通、数据安全等领域,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青秀区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局长华朗表示,下一步,青秀区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5GWh钠电池项目、20GWh锂电池三期项目落地,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重点支持辖区企业开展人工智能技术攻关,推动“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场景的应用示范,以产业创新需求牵引科技创新,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主力军,也是最活跃的创新力量。“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探索形成产品研制、场景构建、示范运行一体化模式的决心和信心。”广西智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扬表示,近年来公司在低空飞行器设计、通信导航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未来将让更多科研成果服务低空产业,如助力低空旅游、物流配送等领域发展。同时,期待输送更多专业人才与科技、产业紧密联动,为低空经济领域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干字当头 勇担重任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
中共南宁市委政研室(改革办)主任梁智忠表示,市委改革办作为全市深化改革的“主推手”,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围绕服务首府高质量发展大局,不断提升抓改革落实的能力,聚焦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国企国资改革、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要素市场化改革等,谋划推进一批具有牵引作用的改革项目,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志性成果,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改革任务落地,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
“市投促局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挖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等场景资源机遇,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开展精准招商,在人工智能发展新赛道上发力。全力推动南宁国际科技产业城等重大项目建设,奋力实现一季度经济‘开门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开展‘四个一流’园区建设,扎实推动南宁市招商引资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市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市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主任(兼)梁庆说。
顺应期盼 心怀“国之大者”抓实落细惠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持续用力,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
“南宁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冬梅说,今年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南宁市将保持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全面推动“线上网络化、线下网格化”工作模式落实落地,精准识别监测对象,及时落实产业、就业等针对性帮扶措施,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同时,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抓实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推动农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有力有效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改革持续强化,农民收入持续提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进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市,不断开创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南宁市五象新区第二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莫烘霞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挖“人工智能+思政”内涵,借助先进的科技力量打造“AI思政课”特色品牌。用童言童语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给孩子们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生动描绘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引导少年儿童畅想美好未来、树立远大理想。
《南宁日报》记者余秋兰 冯梓剑 阮晓莹 廖欣 郭少东 莫俊 通讯员黄茜 覃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