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流击水,奋楫者进。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自治区成立60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南宁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有关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车轮滚滚向前,市本级136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承担的30项国家级、25项自治区级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形成了一批具有首府特色的改革亮点,呈现出各领域改革强力推进、效果凸显的良好态势,为推动首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统筹推进改革落地落实
行至半山不停步,中流击水再出发。
在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个时空坐标中,南宁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征途要继续向“深水区”挺进,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前行。
2018年,市委始终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加强统筹,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先后召开4次会议,审议14项重大改革方案和重要改革文件,听取18项改革落实推进情况专题报告,下达136项改革任务(其中重点改革任务44项),确保全市各项改革蹄疾步稳向前推进。
这一年,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部署的重大改革举措,制定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8—2022),确立了指导我市今后五年改革工作的总施工图和总台账。聚焦制约首府发展难点热点问题,加强年度改革统筹谋划,制定印发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8年工作要点、分工方案以及改革督察计划,并持续完善年度改革任务、改革试点、承担自治区绩效任务等台账,确保任务有序推进。
这一年,市委领导亲力亲为抓改革的态度鲜明如初,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小东主持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重大改革方案,听取专题报告,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脱贫攻坚、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智能云平台建设、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等工作。在市委主要领导的示范引领下,市委深改组副组长着力督促推动相关重点改革事项落地,各专项小组组长、副组长进一步强化对本领域改革的统筹推进,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全程跟进狠抓改革任务落地。
我市还落实督察分级负责制,狠抓督察整改,有效发挥了督察在打通关节、疏通堵点、提高质量中的作用。加强改革宣传和舆论引导,推动全市上下形成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良好氛围。
聚焦重点带动整体推进
全面深化改革大潮已经起势,会当中流击水,正需夺隘闯关。
在攻坚克难的改革深水区,我市着眼于改革进入密集施工期的阶段特征,扭住重点、盯住难点,精准发力、攻坚突破,推动全市各领域改革取得新成效。
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推出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南宁在福布斯中国发布的“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排行榜中成为广西唯一入榜的城市。
南宁市积极推进城市智慧化应用,构建最大限度便民利企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爱南宁”APP广泛应用,“一码通城”率先在全国实现公共服务多场景互联互通。南宁市荣获2018年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优秀城市奖,作为中国唯一受邀城市亮相在新加坡举办的东盟峰会智慧城市展。
“一事通办”改革走在全区前列,943个事项办理实现“最多跑一次”,容缺受理范围扩大至476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链条审批”新模式压缩重复材料533项,施工许可证审批时限由37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证照分离”、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等商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推行,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363户、市场主体存量和新增量稳居全区第一。不动产登记“24小时不打烊”南宁样本获原国土资源部肯定并在全国全区推广,截至2018年12月不动产登记业务累计受理量、登簿量双双突破百万宗。
公安“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推出80项“放管服”举措,60%以上公安服务事项可以网上办理,在全国首创了户口业务审批后置,全面贯彻落实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拓展原有24小时自助服务厅功能,陆续推出了电子港澳台通行证旅游签注“马上办”的立等可取业务,服务对象从南宁市户籍居民扩大至广西区户籍居民,并实现“无现金支付”的快捷支付,让港澳旅游“说走就走”的梦想变成现实。
在经济体制改革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出台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5”政策文件,“三去一降一补”工作取得实效,99家“僵尸企业”低效无效产能出清。全年为企业降本减负约350亿元。南宁·中关村科技园揭牌运营,成为北京中关村与外地合作重点打造的第三个科技园。
开放合作领域改革方面,南宁市主动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顺利开工,获批中国(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在全国首创国际邮件、跨境电商、国际快件“三同一”监管模式。
应着改革重锤的阵阵落地声,一个个“硬骨头”被砸开,一个个“老大难”问题被化解,全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被进一步激发,为首府实现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多动力。
南宁改革品牌不断涌现
改革考验的,不仅是久久为功的韧劲,还有善作善成的能力。
梳理2018年南宁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一些改革举措敢于抢先一步“吃螃蟹”,形成了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南宁改革品牌,获得多方点赞。
公共资产负债管理智能云平台持续迭代优化升级,截至2018年12月底,融资服务平台累计完成融资服务竞价项目78宗,融资总金额483.64亿元,累计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1.34亿元;产权信息平台累计推送产权交易项目109宗,挂牌总金额约12.32亿元,实现溢价率15%。市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分析应用被评为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创新成果。
扬尘污染治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在全区率先建立扬尘治理视频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对“两点一线”全流程可视监控,2018年全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3.4%,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按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南宁市在全国1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排名第20,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第6,“南宁蓝”保持常态。
“四个一线”选人用人机制不断健全,激励广大干部积极担当作为,全年从“四个一线”提拔的县处级干部占提拔总数的95.83%,“四个一线”选人用人做法分别在中组部《组工信息》、新华社内参《国内动态清样》和《瞭望》新闻周刊、人民日报、国务院扶贫办《扶贫信息》、中国组织人事报等刊发,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给予了批示肯定。
隆安县易地扶贫搬迁震东集中安置区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出台政策方案,在专项资金、土地利用、教育卫生、社保就业、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安置区后续发展大力扶持。
结合工作特色,充分发挥优势,南宁市在其他领域改革上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深化“五个礼让”示范创建活动,创造了让全国人民点赞的“南宁经验”,获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专题报道。辅警管理难题得到有效破解,率先在全区实现警务辅助人员统一职业保障标准,初步形成了具有“南宁特色”的管理新模式。监察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完成市县两级监察委员会组建,以党内立规明确扶贫领域作风建设行为规范和追责情形,用好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此外,我市各县区(开发区)严格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市委的部署要求抓好改革“规定动作”,同时紧密结合实际,创新“自选动作”,涌现了一批改革新亮点。
迎着难点上,向着深处改,一个个奋力探索的改革先招,换来的是一道道亮丽的南宁改革品牌“风景线”,展现的是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更大力度和更足信心。
首府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伴随着改革举措的落地、改革承诺的兑现,南宁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工作生活环境得到优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增强。
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在投融资、综合治理、开发建设等方面打出一套机制创新“组合拳”,建成148公里景观带和15个公园,邕宁水利枢纽下闸蓄水,邕江枯水期平均水位从62米抬升至67米,江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百里秀美邕江”展露芳容。市民周敏在柳沙片区居住了6年,如今,附近的江滨公园进行了全新升级,江水更加清澈丰盈,美人蕉、芦苇等各色植物点缀两岸,还有儿童游乐场、足球场,朋友都羡慕她家住邕江边,幸福指数飙升。如今邕江已成为市民的城市会客厅,夜游邕江成为市民生活新体验。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程还成功入选中宣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重点报道主题。同时,得到了中央(及部分省区市)媒体开展的“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采访团的点赞。
老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建成开街,延续了城市历史文脉,助推了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薪火相传的文化“定力”成为新时代南宁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进社区进农村,完善社区自助图书馆、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建设,让百姓享有更多文化福利。
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办幼儿园和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机制逐步完善,全市新建成公办幼儿园18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70.29%,市第六职业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实现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制管理改革工作100%全覆盖,全部县区达到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标准,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地辐射至更多学生。
聚力医药卫生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和综合监管制度等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深入实施,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诊疗能力,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能看上病、看好病。
南宁市“共享医保”再推惠民新政,在全区首推个人账户“家庭共享”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并在全国率先建立医保个账网购商保平台,职工医保“家庭共享”获人社部、自治区人社厅充分肯定并向全区推广,受到媒体和群众的广泛点赞。打破部门壁垒,在全区首推医保+救助“一站式”结算。
奔着问题去,跟着问题走,让改革举措升华为制度成果、转化为改革红利。南宁市扎扎实实的改革成效,催生出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红利普惠于民。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南宁市正以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务实的态度解决问题,在更高起点上奋力开创新时代首府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协调督察科韦柳河从2019年4月3日《南宁日报》全文摘录)